我不在三重宏仁醫院,也不是幫邵曉玲開刀的柳營奇美整外陳「柄」仁

聯絡我請E-mail: pingjen.chen@gmail.com
奇美醫學中心門診時間: 週三上午、週五下午--高齡醫學整合門診暨安寧緩和醫療特別門診(代碼7303) 
語音掛號:06-2517623,網路掛號(請點我)

目前分類:醫療與空間環境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高雄醫學院 舊三棟大樓 老照片

高雄醫學院(高雄醫學大學前身) 舊三棟大樓

 

十年前帶領一群學弟妹共同經營『高醫歷史空間再利用工作小組』,希望透過高醫歷史脈絡的耙梳,並保存當時有計畫要拆除的舊三棟大樓進行活化再利用,重塑校園公共空間環境形成的決策模式。當年的第一炮就是辦理實體的『高醫。1954』影像展,後續並整理上網站,最近因為母校黃尚志老師的提醒,又把網頁找出來,這次要好好收藏他了!:)與大家分享!

高醫。一九五四 歷史影像回顧展

 

『高醫歷史空間再利用工作小組』後來參與了當年教育部辦理的『創意校園營造計畫』,促成高醫師生、校方、週圍社區、校外專業人士共同投入,組成『高醫創意校園規劃小組』 


在兩年內分別執行了『換心』、『水岸厝邊』創意空間營造案,及『全方位的健康升級』校園整體規劃案,皆獲得教育部最高推薦與最高額補助款,因為由一個『醫學大學』連續提出這樣的案子,計畫主持人夏鑄九特別代表教育部南下至高醫開記者會。

 『換心』創意空間營造案 結案報告 


感謝當年共同參與的伙伴,給我大學生活如此特別的回憶! 


 
文章標籤

陳炳仁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寫於2002年6月22日


按:意外收到學弟的一封信,希望我能分享在醫院裡一些性別、甚至是階級權力議題與空間規劃的關係,由於這牽涉到的理論架構與論述層面太廣,小弟我在知識上力有未殆,故此篇文章僅在於呈現一些主觀的「觀察」與大家分享,歡迎大家可以自由思考,並發出自己的聲音!

在醫院裡,我們這一群披上一件白衣服的準醫生們雖然不像老師學長們一樣在胸前繡上大名,也沒有一張藍色底的證件寫著我們的職稱,但是在很多場合,我們似乎 都不自覺地享有某些特權,也因此漸漸地對於使用醫院這個場所的其他族群的想法、感受開始陌生了起來,我們忽略了一個病人、一個小孩、一個殘障者(包括智障 以及其他身心障礙)、一個婦女、一個對這樣逐漸企業化的醫療環境不熟悉的人、一個清潔工阿桑、一個病人家屬、甚至是一個非醫生的其他醫療工作者的思維模 式,而在台灣醫療環境規劃中,多是以醫療體系工作者來做考量(尤其是醫師族群的意識形態)的情況下,這樣的忽略其實很容易反映在空間的設計規劃上。

陳炳仁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寫於2002年6月26日




楔子

   那是內科見習最後一段時間,剛結束跨年假期的熱潮在冷冽的冬天清晨爬起,參加科內重頭戲----外賓演講,清晨7:00的醫院新講堂內已擠滿了各個階層的 醫師們,我同大伙兒作在那氣氛異常沈靜的黑暗空間中,諦聽著台上講者說明著癌症治療的歷史及跨世紀的突飛猛進,在無意間,我看到了一副令我激動不已的景象 ----新講堂外那幅描繪著高醫一開始的現代醫院建築(現今中和紀念醫院的南棟)與校車疾駛在田野的圖畫,穿過那扇未閤上的門,很印象派地投射在X光片箱 上,我很難忘懷那時的興奮,心裡想著,我之所以坐在這個位置上學習癌症治療這醫學尖端科技的進步與展望,之所以用這個身份這個姿態存在此刻的空間、享受此 刻的資源,全由那象徵著醫學教育發韌的模糊影像,穿越時空逐漸成長、發展而來!片箱上映著時光的景深,讓人悠悠地回憶起這座構築在南台灣的醫學教育殿堂的 歷史,以及巨變......

陳炳仁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寫於2002年3月1日


這是一篇丟在自己學校BBS上的感想,杜聰明博士是高醫創校校長,也是第一位台灣籍的醫學博士,『杜老爺』的風範在我們的心目中,是具有相當大影響力的!!

以下本文,高醫校園內發生的事件詳情不懂的部分多多包涵




身為寒假仍須上課的奇怪族群的一員,在人潮散盡的校園中散步成為一種必須與享受,只是這幾天我卻為了一幕景象,深深地震驚,不過一個weekend沒到學校,勵學大樓前面的杜聰明博士與陳啟川董事長的銅像已然消失無蹤,不留痕跡!!


打從我進高醫起,這兩座銅像便存在他們所立足的位置,像每一位高醫這大家庭的成員訴說著那將近五十年的歷史,他們見證過高醫一屆一屆的世代交替,也因此成為許多人畢業留影或到校參觀時留影的好伙伴,然而,他們卻在學生結束學期後的假期中,無聲無息地人間蒸發(註)!

陳炳仁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