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還沒有結婚,有小孩的生活還離我有點距離,但是在許多許多年以前,我就跟自己立下以後絕對不能打小孩的誓言。

 

近來美國虎媽中國狼爸的新聞沸沸揚揚,社會大眾對於子女教養的方式與態度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討論與『表態』,台灣許多家長反而跳出來支持『打』應該成為必要的教養元素,這對沒有小孩的我並沒有很意外,但是卻促使了我更仔細地想想,為什麼我會立誓以後不打小孩?有什麼理由讓我要記得一輩子,既使很多人說以後當了爸媽就知道有不得不打小孩的『無奈』?

 

我想先聊的是,有許多現在身為父母的人或是已經經歷了青少年階段的成年人,常提到現在回味起當年被打的滋味,對照現在的心境與現實中的社會角色,是充滿感激、甚至覺得如果沒有那些『鞭策』,今天可能就會走上另外一條路,這個觀點與感受,老實說,我的經驗中也有類似的感受,不像我有幾位人本教育基金會過去曾分享過自己被打的經驗是充滿恐懼、痛苦、成長陰影的不堪回首...但是,那樣子『被打』與『教養成功』的直接連結,我越想越有問題!

 

這樣子的連結與價值論述大部分來自『當前』生活、工作、社會角色取得相對穩定甚至良好狀況的族群之口,並無法反應有另一大群從小在家庭、學校中被打,卻仍始終沒有取得社會價值裡所謂『脫胎換骨』而翻身的人的感受與經驗,而且仔細推敲,我們充滿感激、回味的絕大部分其實是當初打我們的人在打罵背後『持續』悔人不倦、苦口婆心的關切與觀念導正,而並非『被打』這個動作、畫面、經驗本身!而且既使這個籠統的連結帶給我們對過去打我們的父母、師長持續的感念與感恩,卻也在我們與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裡面拉出了距離,關係可能很密切、但互動狀態有了一層無形的隔閡,無法像伙伴關係裡平等而全然對話的隔閡!

文章標籤

陳炳仁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