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寫於2002年6月22日


按:意外收到學弟的一封信,希望我能分享在醫院裡一些性別、甚至是階級權力議題與空間規劃的關係,由於這牽涉到的理論架構與論述層面太廣,小弟我在知識上力有未殆,故此篇文章僅在於呈現一些主觀的「觀察」與大家分享,歡迎大家可以自由思考,並發出自己的聲音!

在醫院裡,我們這一群披上一件白衣服的準醫生們雖然不像老師學長們一樣在胸前繡上大名,也沒有一張藍色底的證件寫著我們的職稱,但是在很多場合,我們似乎 都不自覺地享有某些特權,也因此漸漸地對於使用醫院這個場所的其他族群的想法、感受開始陌生了起來,我們忽略了一個病人、一個小孩、一個殘障者(包括智障 以及其他身心障礙)、一個婦女、一個對這樣逐漸企業化的醫療環境不熟悉的人、一個清潔工阿桑、一個病人家屬、甚至是一個非醫生的其他醫療工作者的思維模 式,而在台灣醫療環境規劃中,多是以醫療體系工作者來做考量(尤其是醫師族群的意識形態)的情況下,這樣的忽略其實很容易反映在空間的設計規劃上。

譬如說,先來看看婦產科的環境; 生產代表了一種生命的延續,一直都是生命中令人喜悅的大事,在過去的社會中分娩這個過程常是在家庭中完成,胎兒在大夥的祝福下誕生在家庭的溫馨裡,然而在 現代社會中,分娩發生的場域漸漸由家中轉到醫院,過去醫院因為著重於效率與醫療行為方便性來設計醫療空間,因此一個產婦從陣痛、分娩、產後照護等等過程, 醫院是否依然能夠提供產婦本身、丈夫及其他親朋好友,以及剛誕生的小生命一個充滿人性與溫馨、像家感覺一樣熟悉的環境,其實是設計上的重要考量; 而在婦產科門診,因為常需要進行所謂『內診』的醫療行為,那麼在需要女性完全暴露自己身體的狀況下,如何提供患者個人隱私的周全的保護(除了視覺之外,更 有可能是聽覺的暴露,譬如說病情與具隱私的談話內容),以及有安全感有親切感使病人放鬆的規劃設計,是絕對會影響醫療品質的﹔再者婦產科超音波檢查中常需 要病人喝大量水,來造成漲尿的情形以方便檢查,然而飲水的取得與廁所的可近性,就成了重要的考量,尤其病人在做完超音波檢查時常常那種尿意是非常急迫的, 若還必須在醫院迷宮裡慌張地找尋廁所,結果跑了大老遠又發現大排長龍,那想必是非常痛苦的經驗!

而在一般廁所的配置上,大家似乎還有一種想法認為男廁與女廁「一樣大」就代表公平,然而很顯然擺在眼前的現實就是不論在任何地點,只要人多的場合,女廁大 排長龍的程度總是遠比男廁來的嚴重,因為一般來說女性使用廁所的步驟、方式等差異使得她們需要的使用面積與設計都較佔空間,所以固定面積單位時間裡來計算 如廁的人數,女性必定遠少於男性,在其他地方這樣的情況本就急待改變,更何況在醫院這樣一個環境裡,病患可能因為一些檢查步驟需要檢驗排泄物或是必須漲 尿,而在他們需要如廁的時候卻面對如此令人不舒服的等待經驗,或是必須憋住想要解放的慾望,走好長一段路找另一間廁所,這樣的使用條件似乎並不太能讓一個 「期待受到照護」的患者感到舒適。


而在病房裡,雖然醫院目前都有用「人為」的力量試著將住院病人依照性別安頓在不同的病房,但是我們很清楚男女病人必須共處一室的狀況是必定會發生的,那麼 在許多醫療行為執行時,或許多醫療人員進進出出的過程中,病人對於個人隱私的需求究竟能不能被滿足呢?況且除了病人本身之外,那麼照顧病人的親朋好友、看 護呢?其實在照顧的過程中除了忍受空間狹小的不舒適外,其實甚至有安全上的考量﹔雖說現在都有活動式布簾來做適時的區隔,但是時常還是可以見到醫療人員不 小心忽略的狀況而造成病人隱私上的困擾,更何況要求病人一直用布簾圍住自己,將生活的領域困在狹小、照明不佳的空間裡,又何嘗不是一件辛苦的事呢?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醫療工作人員自己,在醫院手術房的員工更衣室的入口處,分別掛上了「醫師更衣室」與「護士更衣室」的標示牌,但如果是一位「進入狀況」的 員工應該知道,更衣室實質上的區分,是以「性別」來進行,也就是說這兩間更衣室實質上應該是「男更衣室」與「女更衣室」,這也許暗示著在將門牌這樣標示的 院方想法中,仍停留在醫師與護士這兩個「職業」與男女這兩個「性別」的集合是重疊的,也就是說,醫師一定是男的,護士一定是女的?這個區分方法若持續下 去,當未來男護理人員要進手術房時,如果之前並不知道此一更衣室實際運作的狀況,單純以「職業」的自覺來選擇「護士更衣室」進入時,裡面正在更衣的「女 性」員工想必會有更大的困擾﹔而且更衣室只有醫師的,護士的,那請問手術室裡只有醫師與護士嗎?其他的工作人員譬如照X光的放射師,打掃的阿桑,都不需要 更衣,還是看不到更衣室就不需要工作了呢?


或許有人會說雖然空間的規劃標示是那樣,但是現實狀況中很顯然都已經有靠人為來調整的適應之道了,何必多此一想、有此一說呢?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如果沒有透過現象的觀察,思考的解放,來解構「既定」(其實「既定」也是由「未定」經過一個特殊的狀態所形塑出來的)的空間規劃與權力 結構,則在未來整個醫療體系對於人性化的醫療空間的改進必定遲緩,而困守在既定架構裡教育出來的醫療從業人員,在人類「健康」(注意我指的並非侷限於「醫 療」)議題上的關懷與思考的細膩度必定大打折扣!


類似的性別與階級思考造成的結構性問題也會發生在手術房的休息室、病房的醫護人員值班室等其他地方﹔好比說在實質上為「男更衣室」的「醫師更衣室」裡,除 了一大堆警告小心竊賊的說明外,還掛上了兩幅日本女星宮澤理惠的裸照,難道說在開刀前後來個視覺的意淫會使精神大振、神清氣爽,還是說提供一個男醫師更衣 時彼此揶揄的話題或是帶來有人跟著一起「脫衣作陪」的樂趣呢?


其他的族群在使用大型醫院的難處就不勝枚舉了﹔坐輪椅的病患在服務台或繳費處高度上的難處﹔使用輪椅或臥床病人使用往高處發展的醫院建築體時上下樓層的辛 苦,即使是電梯也常要等上大半天﹔非如同我們一般對於這麼龐大的醫院迷宮位置有所了解的病人與家屬,飽受指示方向標誌的不清楚,甚至是久未更新而傳遞錯誤 訊息而多走很多冤枉路或感到混亂,諸如以上等等都是經常在醫院上演的戲碼,只是因為身為醫療人員一份子的我們,對於扮演上述族群的角色並不熟悉,而無法感 受到這中間許許多多的不便、不適與不被尊重。


將這些點點滴滴的感受付諸於文字,其目的並不在於對某些特定的人、事、物做批判,也不是刻意在雞蛋裡挑骨頭,而是對於一個群體結構性的氛圍所造成的問題提 出疑問,期待更多元的思考與討論,喚醒彼此對於所處環境的敏感度,也許在我們嘗試改變大環境的現有模式與體制,但沒有辦法一下子扭轉局勢之前,可以將這一 份細膩與關懷,多分享給同在這個空間裡『生活』的『人』們!這樣子或許可以漸漸去解除許多人們對於白色巨塔的不熟悉和格格不入而產生另類的『白色恐怖』, 透過集體力量的匯聚,找回人性化的醫療環境!



Reference:

1. 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王志弘 譯
2. 醫院的感覺像家?!,畢恆達,醫管學刊 創刊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炳仁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