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寫於2008年6月2日

按:大德病房為台北榮民總醫院的安寧病房,為筆者過去進行專科訓練時所在的機構


月初來病房實習的intern學妹有天問我
什麼時候要開始安寧療護?
什麼時候要開始善終準備與教育?

『可能的話,越早越好!』
我心裡這麼想著

於是我聯想到前幾天在醫院大廳拿到一份宣傳單
保險公司推銷員推薦著一份退休理財專案
一旁藥商的業務代表打趣的說
『你才剛開始工作,拿這個會不會太遙遠?』

一點也不會!
:)

我就拿這件事跟學妹說

就像妳一開始工作,就可以及早理財規劃退休
這樣子妳的退休生活就可能會比較無憂無慮

就像出院準備服務,在住院的第一天就要開始
(不知道嗎?趕快去看教科書,哈,:P)
這樣子可以減少discharge syndrome的發生

人生也一樣
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可以預見會死亡
人生在世除了活的精彩
還要生死兩相安
於是乎
對於死亡的認知與態度越早在腦海裡浮現
其實不是杞人憂天
而是感受到人間無常

就我自己而言
大學之前
印象中我是個幾乎不曾親臨生死相關場景的孩子
包括嬰兒室、病榻邊、或是告別式等等
尤其是死亡

最重要的原因

其實是我爸媽說我命格中對於『喪事』有衝剋之類的問題
不外乎會有身體心理的不適症狀,甚至有性命危險
(大家有看過孫翠鳳的自傳嗎?
   他的小孩好像就是命格中某個年紀前不能到廟宇
   結果一不小心真的就在某一次的廟會後過世)
因此在我眾多親戚故事曲折的終點
始終我都不是見證者

直到我醫學系二年級
陪著從小帶我長大的外婆臨終時
從母校醫院坐救護車回新營老家
我才對於死亡有了真切的感受
然而外婆選擇在回老家兩天後、我先到學校考期末考的時候離開人間
死亡的現場還是離我有點距離

然而爸媽卻很早就似乎刻意地讓我碰觸許多宗教、死亡的資訊
不管是小時候一般宗教書籍(漫畫或故事書版)裡的輪迴、地獄
佛教經典中的涅槃、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光淨土
乃至於NHK到西藏拍的有關死亡後49天裡靈魂變化的影片
大學時希望我能夠讀的西藏生死書
甚至自小就會教導我面對死亡該有的所謂『正念』
以及面對他人的死亡可以有什麼簡單的咒語幫忙對方與保護自己

而自己卻也從不排斥地接收、偶爾思考
甚至想瞭解生由何來死往何去,有時還想探究自己的前世今生
被西藏、印度以及後來的日本等國度吸引的理由
其實也帶有深深的信仰色彩
再加上後來接觸虔誠基督教信仰的好友們、女友
以及瀏覽死亡學相關的書籍
也得到不少的收穫

就這樣

對於死亡,我處在身心分離的狀態
接收了許多知識、靈性上的理解
卻沒看過摸過活生生的人死去

也許我太年輕
也許是從小這些成長的歷程
對死亡我真的不太害怕
我只害怕焦慮活著的時間沒有去做或一直不能做一些我覺得重要的事

意識裡感受到的是如聖嚴法師說的
『人有無盡的過去與永恆的未來』
我還會『再來』
只是不知道何時何處

而帶著這樣的心態與想法
我的安寧病房的臨床過程
死亡與照顧的方向並不會對我的醫療觀與立場有太大的衝撞
也不至於有所恐懼
『送往迎來』並不會造成心理上太大的負擔

自己的難題反倒是
如何『回應』對於死亡沒有準備的病人、家屬以及醫療專業人員
以及面對這些不一樣的個體時
自己的『身心』如何『自處』的問題

我猜想爸媽大概也怎麼也沒意料到
小時候據說窺看喪家的告別式現場都會導致盜汗發燒、嘴唇發紫的我
長大後會踏到安寧療護這塊最關切『死亡』的醫療領域吧!
這大概就是所謂
人生無常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炳仁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